楊沂萱
教育學院
諮商與輔導學系
這次演講的主題主要是聚焦在防疫期間,所需要面臨的焦慮情緒,本次的講師為吳育儒諮商心理師,在課程一開始時,吳心理師先邀請我們進行一個小小的紓壓活動,這個活動主要是讓我們用鉛筆以同一個方向,將一張紙片填滿,盡可能地專注在筆尖與紙張接觸的那個瞬間,進而達到心情上的紓緩與壓力的釋放。我覺得這個活動還蠻有趣的,透過這樣的方式確實讓當下的我將本來浮躁的心情減緩了不少,所運用到的媒材也是很方便可以取得。在課堂中,吳心理師也有提到,焦慮情緒與焦慮症的差異為何,焦慮情緒其實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存在的,每個人都會有所謂的焦慮情緒,而焦慮產生的誘因分別有不安全感、無能為力感、變化感、追求完美感、角色衝突感、疑懼感、未完成感以及崩潰感。而這些誘因,除了個人在工作上或是社交上會產生以外,對於正處於防疫期間的我們來說,也是很有可能會引發焦慮的情緒,像是因為擔心自己染疫而產生不安全感,或是因為國內確診人數急速上升而感到無能為力,也會因為現在需要隔離,原本的工作與生活節奏都變了調等等。吳心理師在這邊也提供了一個小小的測驗讓我們可以去檢測,最近的我們對於焦慮的感覺大概是多少,透過簡單的測驗來讓我們可以隨時注意自己的心理健康程度。我自己本身的測驗結果是險是在正常值的範圍,代表現在的自己對於焦慮情緒的產生沒有到非常多,回想最近的生活,也較少出現因為焦慮情緒而產生的負面行為,不過現在正處於防疫階段,隨時地監測自己的焦慮指數也是可以幫助我們度過這些難關。
這次的課程雖然只有短短的50分鐘,但黃心理師透過許多小小的活動,來讓我們親手去做看看,讓自己親身的去體驗,才會更有印象,將這些內容吸收到腦袋中,透過這些活動,也讓這個課程變得十分的豐富,不會因為透過遠距的方式,而變得不精彩。黃心理師也很貼心地在課程中,時不時地強調每個人的感受不盡相同,在一開始畫畫的活動可能對有些人來說是紓壓的,但也有可能對一部分的人來說是會有壓力的,但其實這些都沒有關係,重要的是自己可以接納這些感受。透過這次的課程,也讓我認知到,防疫期間不單單只是要注意在病毒身上,雖然病毒會對我們人體造成不小的傷害,但心理上的問題對我們造成的影響也是不容小覷,隨時注意自己身邊周遭的家人以及朋友,適時的關心以及問候都能夠讓他們有很好的感受以及溫暖,而這份安心的感覺也能夠讓我們順利的度過這次的難關,在未來也能夠更加的正視這些焦慮情緒對我們所產生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