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沂萱
教育學院
諮商與輔導學系
今天的主題我覺得滿有趣的,因為都只知道體重上升的胖,沒有聽說過有「心理肥」的說法,所以覺得還滿有趣的!講者本身不但是一位諮商心理師,同時也是一位健康體重管理師,專長是正念飲食覺知訓練,同時也是中華民國肥胖研究學會的醫院,聽起來講師對於這個領域有非常透徹的了解,首先先解釋了一下肥胖對於健康會帶來哪些影響,第一個例子就很結合時事,講師提到根據研究指出,肥胖者罹患心冠肺炎的比例高,同時對於疫苗的有料力也會降低,對此我還滿驚訝的,才了解原來肥胖和我們的健康的確息息相關,減肥也是一種防疫,減肥最主要的關鍵是均衡飲食,運動及充分的睡眠會加強減肥的效用,因此今天的主軸會放在均衡飲食上面,如何吃好又吃對是我們今天的課題。
首先先學習肥胖的類型,肥胖的三大成因來自於生理、心理、社會與環境,但一個人的肥胖不是只會有單一因素造成,通常是多個向度相互影響,而今天會主要著重在心理層面的知識技巧與認知模式上,講師介紹了一個特別的肥胖冰山理論,以圖片輔以文字的方式來解釋肥胖,我覺得還蠻令人印象深刻的,也很有趣!接著深入講到了肥胖究竟為何物,從體脂、腰圍、體重的數據來檢視自己是否屬於肥胖,而講師告訴我們一個很重要的觀念:健康擺第一,胖瘦都可以,真正要處理,你的體脂率,講師提醒我們如果要減肥的話,不要只著重在體重,如何讓自己健康比起外型更重要,這邊提到了一個身體意象的觀念,這也就是所謂的心理胖,很多時候我們被環境影響而不自知,例如社群傳播媒體的發展其實或多或少都會影響我們如何看待自己。
而我們的會想要進食都是因為飢餓,而飢餓又有分成生理飢餓和心理飢餓,生理飢餓是感官刺激、營養熱量的需求;而心理飢餓就是我們的想法、情緒等影響而導致飢餓,例如今天是因為開心所以多吃了一份甜點,就是心理飢餓的一種,而如何分辨這兩種飢餓正是一項課題,當我們出現飢餓的時候,讓自己好好想一下是屬於哪種飢餓,無論是心理餓或是生理餓,都代表身體需要自己去照顧他,所以不要有罪惡感,用照顧的心態去看待自己的問題,也許心情也會比較舒服。
最後我們學習怎麼吃,肥胖是因為營養吃不夠、吃太多熱量,因為食物都會有熱量,因此每種食物都有可能會變胖,關鍵在於熱量,如果食物本身的發胖率較高的話,那份量就要少一點或是久久吃一點,同理,我們要多吃發胖率低(營養高、熱量低)的食物,通常是原形食物蔬菜、白肉等。聽完今天的演講突然覺得肚子很餓,但也確實學到了許多關於肥胖的知識和進食的方法,雖然我本身並非屬於肥胖的人,但在聽完演講之後我意識到也許自己對於自己的身體感到不滿意,之後我會稍微改善自己對自己的看法,覺察自己的飢餓是源自於哪個需要被照顧的部分,再用心的好好照顧自己!講師用了很多自創的口角,讓一般大眾也可以更加認識關於營養、肥胖的專業術語,可以感覺得出來講師真的很用心在準備,希望下次還能夠有機會在聽到這樣的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