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子薇
教育學院
諮商與輔導學系
不知不覺間,學習書法也有了三年的光陰,過去的積累讓我能邁進更高的一個階段。科學研究追求的是對物理世界宏觀的探索,找尋宇宙之大的邊界,又或者是窮盡一切、挖掘物質最小最本質的極限,我覺得書法與科學研究也有這麼一點類似,最初由接觸中等字體入門,等到逐漸熟練後,便可選擇要走向精工、精巧的字體,或者要氣勢磅礡的大字,而我選擇纖細小巧的精緻路線,楷書練習小楷、行書練習趙孟頫尺牘、篆書則練習鐵線篆。有趣的是,原先我並未特別給自己定位在精緻路線,而是在與朋友切磋、討論的過程中,發現自己選擇的都是較精巧的字體。
以前總聽老師說臨寫刻帖較難,但我也只是記得這樣的說法,這學期的合作學習團體接觸到較多刻帖,我才體會到其中的難處。每次臨帖我都盡可能地將字型寫的相像,但刻帖因經過「刻」與「拓」而模糊掉原先細微的筆跡,所以即便我盡可能地寫的相像,如果沒有思考、自行想像運筆的節奏,那也只會些出有形無魂的字。我也才明白,為什麼老師常常會要我們寫古人臨寫前人的字帖,那裡頭便有著古人對古時字帖的理解,就有點像是「經注疏」的關係。
在書寫的領域我已累積一定的功夫,於是開始接觸刻印。書法與刻印息息相關,在欣賞一份書法作品或評鑑其真偽時,不只要看字的布局、結構、用筆等等,作品的用印也藏有非常多重要線索。為了年底參展時我能為作品蓋上自己刻的印,這學期我開始學習篆刻,實做後才知道原來刻印與寫小楷一樣,都屬於精細活,需要長期的專注與敏銳的眼力,我感覺經過一學期的苦練,書法與篆刻的技巧能有所進步,但視力也隨之退步。
這學期還有一個很大的收穫,便是有幸在松濤文藝獎決審會上,聽見其他評審對我的作品講評,他們的指點猶如醍醐灌頂,讓我明白自己一直以來的書寫慣性,也因為看見而有機會能調整、改善,找到讓自己進步的方向。同時也因為聽了各位評審的講評,讓我在讀字帖時有新的察覺,對古人的字有更深一步的認識。像是過去我只看見篆書的穩定,但後來比對了不同字帖後發現,其實篆書也能有墨色的乾濕變化、提筆與按壓的變化,又或者不同書寫者在整體字型結構上的相異。
這學期的書法學習團體讓我在與夥伴交流中發現自我、對讀帖有更深的體會以及開啟了篆刻的學習之路,猶記得上學期結束時,我還在想之後的學習團體能有什麼樣的突破,沒想到這學期依舊有非常多的收穫,正所謂學無止盡,我相信在書篆的學習路上仍有許多寶藏等待我去挖掘。很感謝南大以及高教深耕計畫提供的經費,書篆屬於一種技法的學習,而技法本身便需要投入許多耗材,唯有透過一次次的練習才能有所成長,謝謝南大以及高教深耕計畫所提供的補助,讓我能全心投入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