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效能與復原力工作坊

發佈日期:2021-05-24

蘇沂萱

教育學院

諮商與輔導學系

        這此請到的是李育齡老師,由於疫情的關係我們改為線上授課,而講師也很細心,擔心我們沒辦法一開始就銜接上上週的課程,因此先額外花了一些時間幫助大家快速複習上週的課程內容,這週還有特別邀請到另一位蔣老師來替大家授課,可以感受到講師很想要帶給我們許多。

        今天介紹了冰山理論,這個理論是來自薩提爾,薩提爾用冰山來比喻人類行為的內在經驗與外在歷程不一致,我們通常只看的到冰山露在水平面上的部分,例如人的外顯行為,這些看得見的冰山其實只是整個冰山的一小部分而已,另外的部份在水平面以下代表著人類的溝通模式(姿態)、感受(例如喜悅、開心、難過等)、觀點(例如信念、想法、假設、成見等)、期望(對他人的、對自己的等)、渴望(例如被接納、有意義的)、自己(我是誰),老師十分詳細的跟我們介紹這個理論,接著就以分享的方式讓每個成員都說說自己的事件,再連結到會有什麼想法,以及會產生什麼情緒,老師以這樣的方式讓我們去思考冰山理論可以怎麼運用。我自己的事件是因為疫情的關係必須取消本來的旅遊,那對於這個事件我所產生想法是覺得自己很倒楣,因為都已經計畫很久了,我自己發現在這樣的想法內我可能會有難過和生氣的想法,難過是因為計畫泡湯,生氣是因為覺得為什麼現在疫情變這麼嚴重,會覺得為什麼大家不能夠好好保護自己,害得現在疫情那麼嚴重,那我的信念是覺得自己很倒楣。藉由這樣的思考,我從事件慢慢找到自己的想法以及想法中所隱含的情緒,以及這其中又有什麼信念存在,利用這樣短短的時間思考,其實能夠靜下心來慢慢整理自己的思緒,我覺得還滿有趣的,老師提到:我怎麼想,決定我怎麼感受,我怎麼感受決定我做出什麼行為,行為、感受、情緒是一個三角形,它們彼此都是有關聯,因此可以好好體會一下自己的想法也許是滿重要的一件事,從老師的這一番話我才發現,原來很多衝突發生的當下我們會有憤怒或不開心的負面情緒,但如果我們當下能夠稍微冷靜一下,思考自己所擁有的情緒為何,再想一下是因為什麼想法所以會有這些情緒,這時候你比較可以理性的處理這件衝突,而在理性思考過後也就比較不會做出失控或不可挽回的行為。

        下午的課程接續著冰山理論,老師讓我們開始思考其他的事件,讓我們從事件的行為去深入自己的內心去探討渴望和信念為何,我很喜歡老師在課堂上分享一些時事的舉例,可以看的出來老師將這個理論融會貫通在日常生活中,我也很佩服老師在聽到這些時事時都可以馬上聯想到所學的理論應用在日常生活中,我也認為這是我可以學習的地方,能將所學應用在與自己息息相關的日常中,這樣才能算真正的有學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