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尚頻
人文與社會學院
國語文學系
「請後三排的同學坐到前三排」講師一拿起麥克風便這樣說著。在場的大家左右張望,「這不是演講嗎?」「怎麼聽起來像在上課」,起身移動的大家仍然充滿不確定的眼神。
但講師的這句話也讓我對這場講座感興趣了起來。它讓我想起高三的補習班英文老師,他們都散發著一股,極大的自信,而我始終相信,那股自信需要一定的能力才配的上擁有的資格。也因此,我格外認真的想聽這位講師接下來的內容。
「你們想聽什麼?」講師接下來這樣說著。
大概是很少講者會這麼問,台下安靜了一下。「不然我們就散場,各自回去囉」
這才開始有陸續幾個答案。「怎麼教作文」「怎麼寫詩」「廣告標語製作」這些也真的都是我想聽的。
「那我就全部都講囉!」他打開資料夾,幾十個檔案排列著,點開,講重點,點開,講重點。
就這樣輪迴了幾次。
「我一邊講,你們就要開始抄」「我講的都是重點ㄟ」這也再一次讓我想起高中補習班的那位英文老師
演講結束後,我回去看筆記。
1.事件詩
2.用科學寫人文,就是文學
3.好的藝術品,一定是不穩定的結構
4.寫作就是寫動作
5.先給畫面再給情緒
回想起來,演講大概到這裡,我就開始上網搜尋這位講者,幾本他寫過的書逐一排列
看完,也讓我馬上決定演講後要去拜讀他所有的書。我大概是覺得他有很多想說,太多,反而不知道從何說起。看書最快了!
現在的我,借到了一些他的書,有幾本還在預約中。
回想起這場演講,印象最深刻的大概是遇到有料的講者、有興趣的主題這整件事吧!
演講內容從讓我們選「有衝突句子」的遊戲到成語搭配的店家,這些種種都令我感興趣,可能是最近的我正為如何教國小學生作文煩惱。
而講者的那些技巧和發明的金句好像打破了我的一些盲點,
印象深刻的是,他說,「台灣在作文這一塊是空的」是阿,我也這麼覺得,身在作文班當老師卻發現那些教學好像沒有一個技巧可循,
只是以前的老師留下的上課痕跡,便是我們下一堂課的依據,是阿「作文界好像沒有一套整理過的系統」,我開始意識到。
「活著的使命就是把世界缺少的那一塊補齊」蔡淇華老師這樣說著。
大概這又是另我敬佩的第二個原因,也成功加深了我想看完他所有書的動力,或許有一天這句話也會成為我的一種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