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劇觀賞心得

發佈日期:2020-12-06

羅姿雅

藝術學院

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

1.作品之戲劇構面 (編、導、演、設計......)

這部作品在編劇方面沒有做出太大的改變,依舊使用原版故事進行創作。關於導和演的部分,演員全程戴大型的偶面具,大量的運用肢體的表演,屬於日本飛行船劇團的表演特色。他們也會適時地和台下的觀眾互動,或是要求觀眾給予掌聲,同時也會使用歌舞技巧,讓台下觀眾都能自然地跟著律動。他們簡單的肢體呈現,沒有任何多餘瑣碎的動作,小朋友看了也能懂,再加上他們也都能和翻譯的聲音配合得很好,不會落拍,演員真的很厲害。

他們的舞台設計做得很精緻,所有佈景都很真實,其中也有運用皮影戲的效果去簡單呈現桃太郎的成長過程,我覺得這個部分運用的讓人很為之一亮。換景的過程有些小的佈景使用推的方式讓換景較為快速,有些是降下大的佈幕做出大的場景呈現。

除了舞台設計,我覺得他們做得最好的是服裝設計,面具的精緻度就不用再多說,每個角色的服裝也都設計得很好,都能清楚呈現出每個角色的身分、性格以及身處環境。其中我認為最讓我驚豔的是鬼王的服裝,他的面具以及服裝是比任何一個角色都還要大,完整呈現出鬼王應該有的可怕模樣,出來的效果很不錯,那時候坐我旁邊的小朋友們都有被嚇到。

2.作品之主題、題材、創作意識及思想

《桃太郎》的故事主要是桃太郎帶著他在路途中遇到的夥伴,有狗、猴子和雉雞,他們四個一起去鬼島打敗鬼王,並且要鬼王答應不再殘害村子裡的人民。在這段冒險故事當中,桃太郎和他的夥伴們途中遇到很多困難,他們都能齊心協力突破障礙,雖然在被鬼王打敗第一次後他們有點放棄了,但最後還是振作了精神,努力打敗了鬼王。這個故事主要是要向小朋友傳達做事只要堅持不放棄,以後必定能有相對應的回報,並且不管遇到什麼事都要勇敢地應對,只要每一次都能勇敢地面對每一次挫折,一定能有所成長。其中桃太郎的夥伴—狗、猴子和雉雞他們三個雖然看起來很弱,好像沒什麼力氣對抗鬼王,但最後依靠他們機靈的應變能力以及縝密的對策,依舊能夠成功打敗鬼王。這也是希望告訴小朋友不管你的能力在哪裡,一定有屬於你自己的方式去對抗生命中的困難,要相信自己辦的到。除次之外也特別強調友情和團結的重要性,因為中間有呈現他們開心聚在一起吃飯跳舞的過程,也有他們吵架的過程,真實呈現好朋友之間會有的經歷。即使如此好朋友之間還是會互相體諒並且適時地幫忙對方,這就是友情的珍貴。

3.觀眾研究  (反應、回饋......)

觀眾的年齡層大多在小學以下的小朋友以及他們的家長,小朋友對於色彩鮮豔又做的精製的舞台、服裝以及燈光,總是能被吸引過去,並且可以非常專注的觀看。由於他們的專注力,所以可以非常沉浸在劇情當中,自然的支持屬於正派的主角,相對的也會自然的對壞人產生厭惡感。我有注意到有些年紀較大的小朋友在看到壞人時會發出非常大的噓聲,並且不斷罵人,有些年紀較小的小朋友則是會嚇到大哭,會產生強大恐懼感。不管是什麼樣的回應方式,在我看來這齣劇就是做得成功的,因為有成功讓小朋友隨時給予最直接的回饋。

4.作品特色  (歌舞、語言、情節......)

這部作品最大的特色就是精緻的面具、靈活的肢體以及精采的歌舞。舞台設計、燈光設計以及服裝設計就是為整個舞台大加分許多,他們會在劇情當中加入許多跳舞的部分。其中包括,桃太郎冒險的過程,每遇到一位夥伴就會一起跳舞、鬼王的小嘍囉出場時的舞蹈,以及最後劇情結束後所有角色一起上台跳舞。我很喜歡看他們的舞蹈,看完都很過癮,並且都會忍不住為他們拍手,真的是精采到沒有一刻覺得無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