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被害人保護協會 實習心得

109(1)就業實習-學習心得分享(高教公共性)>犯罪被害人保護協會 實習心得
發佈日期:2020-12-07

徐苡芩

教育學院

諮商與輔導學系

這學期實習之前我選擇了社區實習其實是希望能接觸更多不同於校園的個案,也希望可以透過實務工作認識機構的運作機制,在犯罪被害人保護協會裡也的確讓我遇到很多不同情形的個案,因為部分涉及案件處理的關係,可以透過文件對個案有一些提前的認識,除此之外,因為犯罪被害人保護協會在定位上有些特殊,既不完全屬於政府單位,但又並不是一個獨立的機構,仍然受法務部的管轄,所以在實習過程中也認識一些地檢署和法院的業務內容。我們的督導是一位社工,除了諮商的部分,也跟著社工學習家訪和電訪的技巧,為了更方便的幫助案主解決問題,我們也在實習過程中參與了一些刑事訴訟法或被害保護法等相關研習,單位內也有律師協助我們解答疑惑,整體而言都是很珍貴難得的經驗。

因為單位的服務性質,我們接觸到的個案常常面臨親屬離開等失落議題,對於我們來說其實是蠻有挑戰性的,但我也在力能所及的範圍內盡量提供關懷和協助,在過程中體會到即便和個案有不同的經驗,也可以展現出真誠的接納。在單位內我們需要同時服務很多個案,只要發生嚴重案件,都會透過警察局或其他單位轉介而來,有些個案可能需要長期的協助才能維持生活的穩定,但受限於政府資源有限,我們在服務後仍需積極的為案家尋找合適的資源,並提供心理支持。但有時也會遇到拒絕我們協助的個案,這時候可能就需要評估狀況,並簡單介紹服務內容再讓案家決定是否需要幫助。

到目前為止三個月的實習過程中,我經驗了很多不同的工作內容,服務對象包含案主本身和他的家屬,服務內容也涵蓋法律`心理支持`資源整合,覺得獲益良多,單位也很用心的提供我們學習的機會,每種工作都盡量讓我們可以參與到,在電訪後也願意提供協助和建議,幫助我們提升服務品質。

在課堂上,老師也就每個單位的狀況提供建議,並訓練我們發揮創意討論出實習過程中問題的解決方法,當其他組別的同學在單位遇到困難時,老師也積極的協助學生與單位的溝通,並且時時確保我們在單位中可以受到合適的訓練和安全的保護,雖然是其他組遇到的問題,但看到老師的應對方式,也讓其他同學在實習中都可以更放心的學習,並且更勇於向單位提出自己的意見。我也會和我的同儕督導接討論接案的狀況,並且擬定下次該往什麼方向提供關懷。因為有這些同學和老師以及單位督導的指導,讓我們在實習過程中可以實際運用之前學到的技術和技巧,並且不斷反省精進。雖然在進行個案服務時有遇到困難,也曾感到不知如何回應,但不論是挫折或是進步的經驗,都是成長過程中重要的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