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送現象是一門包含動量傳送、熱量傳送、質量傳送三大部分的科目,所牽扯其基本觀念包括熱力學、流體力學,因此其艱澀程度較深。
所以在學期初一開始,我就跟教授約時間一起討論關於課程的安排和規劃,在溝通中不斷地提供意見,由於我準備過研究所考試對於熱力學和流體力學很熟,因此基本上毫無阻礙的進入狀況,也漸漸地與教授越來越熟。
在第一次的TA時間裡,我發現大家比較少在問問題,就只有少數幾個人比較認真,而在接下來的小考中,就如我所預料的班上成績高低分分差很大,因此我開始注意那些分數比較低的同學,才發現因為他們熱力學和流體力學的基礎沒打好,導致他們無法跟上輸送現象這課程,所以我另外花時間整理我熱力學和流體力學的筆記,來幫他們補救欠缺的知識,並建立輸送現象的LINE群組,使那些比較害羞或沒有時間的可以在上面問問題,而且別人也能分享其題目解題觀念,能夠順便複習,一舉兩得。
而每次在批改同學們的作業或考試時,會注意看一下他們寫的步驟和方向有沒有偏移,或是哪幾個同學在計算上容易粗心、出錯,並在作業和考卷上提醒他們使用方法和鼓勵他們繼續加油,也能從作業和考卷看到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況,有利於我下次能加強對這幾位同學的學習狀況,雖然寫詳解花費的時間會比單純的打勾打叉還來的多,但是這樣才能成為我理想的補救教學助理。
就這樣不斷地實行裡,每個同學學習的情形越來越好,並且與我的互動越來越多,使我感到欣慰並和教授一同分享喜悅。
在與同學的互動裡,我看見的不是上對下絕對的關係,而是一種互生互利關係,我提供他們方法和訓練,而他們給我的更多是在磨練處理事情的方法、待人溝通的技巧,以及自動自發的態度,我很感謝因為有他們的存在,使我不斷磨練,慢慢磨成我理想的救教學助理。
我認為與教授的關係也需要建立好,若是與教授的方向不一致的話,可能導致課程實行的困難,甚至引響到同學們學習的權益,而我就是在教授上課時並記錄教室交代事項,以及學生對於課程問題,從旁協助教授與同學,這樣才能全盤了解課程內容,也能夠及時解決問題,達到三贏的局面,並時常和教授溝通討論課程事宜,這樣實行才能使這教室有融洽的環境,因為唯有在放鬆的情況下,我們的溝通才能在最高效益下實施。也感謝學生們和教授的配合,使我在擔任補救教學助理中,獲得許多課業上學不到的能力。
我很感謝教授和同學的存在,讓我擔任TA時能磨練處理事情的方法、待人溝通的技巧,以及自動自發的態度,也謝謝教授對我的信任,以及高教深耕計畫的扶持,使我能擔任高教公共性補救教學助理,經歷這一切美好的過程,未來若還有機會,我會竭盡一切參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