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 期末心得

發佈日期:2019-12-19

黃紹權

環境與生態學院

綠色能源科技學系

實驗課程中,在過往的經驗,一定區分成三種類的學生,積極投入實驗操作的、積極觀望他人操作實驗的、打混過日的,對於這樣的學生,站在我的立場,從第一周上課就表明我評分的標準,每次上課必然點名,這樣的做法可以清楚知道那些同學並不認真,並在每次換組前一周給予同學該實驗相關問題,要求他們從實驗的過程,給予我一個他們的答案。這樣學生才會真正讓學生對該實驗目的有深入的了解。
  其實在我二年級時,早已上過同樣的課程,當時的助教也問過我相同的問題,而當時我給學長的答案,便是比學生更融入實驗,不是單單站在實驗助教的身分,以我的為例,每次的實驗前都會準備不同的問題給學生,學生只要了解助教會不定問自己問題,便會以此為鑑認真學習。
  以我這樣的教學方式,隨然學生可能會認為助教很找碴,給他們出難題,但是對我們教學者而言,讓學生空手而回,是非常可恥的,所以未來如果還有機會當任TA助教,我仍然會這麼做下去。

  說沒有影響當然是騙人的其實教學相長,在我不斷教育學弟妹的同時我也不斷精進自己,也許我會很懷疑自己給予他們的答案是否正確,但我並不會表現出疑惑,如果連教育者對自己心存疑慮,學生又該何去何從,即便未來知道是錯,也要持續教下去。

  希望薪水多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