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微積分

發佈日期:2020-01-09

許耀明

理工學院

應用數學系

  到了大二以後,系上的必修和選修難度大幅度的上升了,加上我有修師培,平常課非常的多,無法全部兼顧到。而其中我覺得最難的科目是高等微積分,他比起微積分不在僅僅是計算,而是更重視分析推理的能力,在這一部分我明顯的偏弱,無法跟上老師上課的進度,自己苦讀效果也不明顯,老師就推薦我們報名高教深耕這個計畫。

  教我們的是我們的助教,平常我們上課內容我們會先提出自己不會的部分,如果沒有問題的話,我們會討論老師出的作業,但助教比起老師來說,他比較是給我們想法,而不是直接告訴我們結果和答案,引導式的教學讓我在分析上有明顯的增長。有時候上課還會補充一些老師上課沒有教的部分,但是在解題上會用到的觀念。

  第一次期中考後,可以明顯看出我和其他人的差距,不僅在分數上的增長,還有在分析推理,和解決問題的方法上。期中後,我們上課內容大多是補充老師沒有教到的部分,印象最深刻的是證明有界極限等於極限上界,因為這個我們證明了三個禮拜,每次都寫滿好幾個黑板,才得到最後的答案。在最後的幾個禮拜我們先預習了下學期會教的東西,積分連續性的問題,沒想到在期末考上用到了,雖然只有一題,但真的超級出乎我的意料

  我們期末考卷今天發下來,全班平均才24!!最高分才60,而我45分,雖然從表面上看我的分數不太理想,但是對於有修過這堂課的人來說,其實這個分數真的很高了,聽學長姐他們說到下學期甚至還要會證明1+1=2 。這對大家來講這可能會覺得是一件平常的事,但對我們來說,我們就是在探討這是正確性的東西,這也是我們制定出來的一種規則,在數學上稱為公設。

  助教一直強調我們一件事,上了大學我們跟國中小最不同的事是分數雖然很重要,但已經不是最重要了,最重要的事是在自發性學習能力和善用資源的能力,推薦了很多開放式課程,像是清大的白老師高等微積分講解就很不錯,和台大網路課程可以使用等等……。

  這學期我學到到了分析能力,運用資源的能力,最重要的是想法的改變,不再是追求分數的高寡,而是追求知識的真解,主動而積極地學習到潛藏在問題背後的科學知識,培養「自我學習、終身學習」及「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跟高教深耕的理念:引發學生學習熱情,提升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在學期間即與社會及產業接軌,具備面對未來及問題解決的能力的政策不謀而合。如果有學弟妹有課業上的困惱,我也會推薦他們學校有高教深耕這種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