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數學心得分享

發佈日期:2019-12-12

黃天佑

環境與生態學院

綠色能源科技學系

這學期是我在台南大學的第二年的第一個學期。從大一的時候就聽學長還有班導說這學期課業將會變得比較重,而說真的到現在我也真的感受到這樣真的給了我很多壓力。而工程數學屬於應用數學當中的一門學科,它的主要功用是在探討工程學及許多工業中常用到的數學模型。工程數學以及工程科學中的工程物理學及工程地質學,都是屬於科技整合的主題。由於工程師實務、理論的需要而產生出來,其中也有一些為了可以簡化工作而有的限制。所以簡單來說,工程數學會包括大部份有關於數學分析的主題,最著名的有微分方程、實變函數論及複分析(包括向量分析及張量場)、逼近理論(包括漸近分析、變分法、攝動理論及數值分析)、傅立葉分析、位勢論、線性代數及應用概率(不考慮概率的分析)。這些領域都跟古典力學的發展,以及數學物理的發展方向有關。我曾經聽過一個說法,未來如果我們踏入工程師的行列時會用到工程數學的地方並不會非常多,但一旦當我們用到它的時候,那將會是非常重要的關鍵點。雖然我不知道工程數學是否真的如同網路上那些工程師所說的一樣重要,但因為身為理工科的我們都得學習這們科目,所以這肯定代表這門科目肯定是對於我們的未來非常的重要。說到我們在從學期初開始上課的時候,因為我們的工程數學老師是在英國讀書的,所以對於那些專有名詞,例如像是Differential equation,他只會它們的英文名詞,所以在一開始真的讓我有聽沒有懂。而且也很有自己的上課風格,相信班上的同學大多數應該也跟我一樣,在一開始進入工程數學的課程內容的時候實在是令人非常的納悶,因為有太多英文名詞聽不懂,寫法又與以往學習的微積分不太一樣。加上我不像班上有些同學有花錢去補習班先補習,把工程數學的內容先預習一遍,所以我並沒辦法在老師講到那些名詞或者是某些較難的部份立刻反應過來。當時只能先聽老師上課然後趕緊把他寫的重點抄起來,然後在課程途中有空得時候跟十幾分鐘的下課時間,先讓自己嘗試自己去理解一次,若是再真的不懂的地方再下課再找老師又或者助教詢問。所幸因為當初學期初有跟朋友們一起買中文版的教科書,所以如果我有任何不懂的地方還可以看中文書對照。像這樣詳讀中文書的重點,再加上把老師上課的筆記牢牢地抄下來也讓我的在第一次小考跟期中考的拿到不錯的成績。隨著一個學期快要過去,我覺得我們的工程數學老師的教法也蠻符合我讀書的方式,除了將定義、名詞解釋之外,會自己出例題給我們去討論。從而加強我對課程內容的記憶力以及解題順暢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