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祐菘
人文與社會學院
國語文學系
聲韻學補救教學心得
此次參與聲韻學補救教學,由學姐帶領我們。聲韻學本就是國語文學系的重點科目,也可以說是閱讀古籍時所需具備的能力之一,然而聲韻學問浩大,難以從老師每堂兩小時中的教學就完全吸收,也需要自己回家溫習與練習。透過補救教學學姐的帶領,則更可以使複習重點聚焦,聽學姊的經驗之談,在答題上也會有顯著的效益。
補救教學遊學姐帶領,利用星期三下午的時段幫助我們進行複習或預習,而聲韻學課程在每週二,所以補救教學的時間點設置的非常剛好,可以立即進行複習,加深觀念、明辨題旨。學姊藉由老師上課所準備的教材,以及學姐自行製作的簡報,將單元的核心或重點提出複習。若課堂上經老師講解過後,但還是不清楚觀念的問題,都可以在補救教學的課堂上向學姊請教。
學姊配合老師的上課進度與教材,對補救教學的課程內容作設計,與老師在課堂上所講述的內容相輔相成,穩固我們的聲韻學基礎,也更有能力聽懂未來課堂上老師所要講述的內容,是具有脈絡性、系統性的教學流程。例如:第一章中關於元音圖的表示方式和舌位圖,學姐透過簡單的記憶技巧,讓我們能知道某元音是屬於舌面前、舌面後、舌位高、舌位低、圓唇、展唇等,而元音圖乃是聲韻學中最基礎也是非常重要的觀念之一。透過補救教學培養出來的專業知識,不管在聲韻學的應答上、其他學科的觀念上,都能夠擁有清楚的觀念與想法。我非常認同這樣的課程安排。
補救教學課堂中,我們也可以隨時提問,將有不清楚或疑惑的地方來請教學姐。例如在音位及音位變體概念上,之前的學科較少培養這方面的資訊,所以對我們來說,這裡是屬於陌生、抽象的觀念。透過提問,了解到[a]、[A]等等音素因其音近關係和使用的條件具有相關性,所以可以歸為在/a/音位之中,而具有互補的關係。學姊透過系統化的資料,來解答我們對於音位變體的問題。我認為補救教學中能即時提問,對我的學習有顯著的成效。
補救教學課堂中偶爾會進行幾次小考,其目的在測試我們是否有確實吸收到上課的內容以及了解的多寡。也透過小考的方式,讓我們能夠更加適應和抓住聲韻學考試的核心概念或答題要領。
經過這一次的補救教學,我在聲韻學期中考作答時,能夠更加聚焦在題旨上,發揮學姐在補救教學課堂中所提到的重點概念,而不會失焦或離題。除了培養專業的聲韻學知識之外,更培養了我的學習態度,能夠更加自動自發,找出老師在課堂上所講解的問題點,再透過學姐的解答和複習,加深記憶,能夠明白其真正的涵義。此外,透過補救教學與班上同學共同討論,能夠集思廣益,將模糊的概念澄清,互相幫助,我認為補救教學在口語表達與團隊溝通上也有所幫助。綜觀以上,補救教學不論是在課業上、交際能力上都帶來正效益。
很感謝國立臺南大學有補救教學這個機制,讓艱澀難懂的學科,也能夠有不一樣的學習方法與角度,讓學生們能在既有的課堂上,強化記憶、掌握訣竅。相信在未來的職場上、學術上,有了專業的知識和正向積極的學習態度,一定能夠有所斬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