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道禾幼兒園業界參訪心得

發佈日期:2019-11-29

曾定璿

藝術學院

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碩士班

1.您覺得本次活動創新與特色之處為何? 
道禾幼兒園的園長在進行簡報時提及《學習就像終身幼兒園:打造X人才,培養創意思考者的4P新教育》,援引該書作者密契爾.瑞斯尼克(Mitchel Resnick)的4P-「追隨熱情Passion、玩轉專案Projects、攜手同儕Peers、誘發玩心Play」呼應園所的設置理念,同時強調納入「家長共學」,以音樂開啟孩子每一天的學習,以當令當季的蔬食融入「自種自食」的食育精神,透過味道連結季節的感官經驗,在日常生活體現其to learn in a natural way的教育哲學。尤其,孩子生日時不在園所吃慶生蛋糕,而是由父母親寫一封信給孩子,此舉引發生命不同階段的「儀式性」反思,讓親子透過書信的互動,重溫成長歷程中的回憶點滴,別具生命教育的意義。
道禾以「求難、求拙、求慢、求少」的辦學方法依循一年二十四節氣的自然時序,採節氣生活統整課程教學活動,引領孩子產生內在學習動機,並由內而外感知參與節氣生活課程;最令人驚豔的莫過於「融合式語言課程」,將語言學習融入生活作息中,以真實的語境,讓本國和外籍語文老師自然與孩子互動生活。道禾透過故事、歌曲、詩歌、節氣活動、手工,讓孩子體驗四時的變化,感受語言使用的自在感。參訪期間,可觀察到園內孩子與外籍教師的自信交談,入班觀課時,學生們也大多展現表達的自信,顯見其教育理念確實深化紮根在每位孩子身上。
   2.您對本次活動的內容哪部分最深刻或收穫最多
道禾幼兒園園長分享「人」是園內孩子們辨識的第一個字,「人」的一撇一捺兩筆畫,分別代表父母的關愛與師長的引導,也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自然學習之道,尤其小班「遊」戲、中班「玩」戲、大班「演」戲的戲劇教育進程,將幼兒教育與語言發展和藝術生活緊密扣合,令人神往。
在入班觀課部分,石怡穎老師以米勒的經典畫作「拾穗」(The Gleaners)示範互動式導覽的美感教育體驗課程,運用劇場空間、燈光變幻營造戲劇氛圍,同時運用物件啟動感官回喚。怡穎老師以教師入戲的手法,化身美術館導覽員小V,引介該畫啟源於聖經舊約:「在你們收割田地的莊稼時,你們不可收割到地邊;收穫後剩下的穗子,不可再拾起。葡萄掉下的不應拾取,應留給貧窮和外方的人…」引導大學生與大班的孩子一同分組進行畫作討論,提問的方式別具設計巧思,例如:帶學生們細細觀察畫中人物的穿著是否可以看出性別以及職業。思緒追蹤的技巧則讓學生更進一步透過靜象練習與角色扮演,模想畫中人物的心境,透過體驗式參與及戲劇情境引導,讓學生可以進一步感受米勒在畫中展現對生命的關愛與感恩惜福,及對天地萬物的真誠感懷。
課程最後,讓每位學生撿拾穗子,也藉由觸覺感官和身體勞動,讓學生實際體驗撿拾麥穗的辛勞。課程設計結構嚴謹,將藝術美感體驗、戲劇教育與語文表達訓練巧妙融合,大班學生們在近九十分鐘的課程時間中,展現驚人的專注力且積極參與,令人折服。
3.整體建議
本次參訪活動感謝老師的精心策畫,在有限的參訪行程中,不僅安排入班觀課的機會,更能從第一線教育現場教師的教學歷程分享中,感受到戲劇教育的熱情與創意活力的火花,也從學生的課堂表現,見證道禾辦學的理念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