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深耕計畫生命教育講座-什麼樣的人最幸福?學習心得

高教深耕計畫生命教育講座-什麼樣的人最幸福?學習心得>高教深耕計畫生命教育講座-什麼樣的人最幸福?學習心得
發佈日期:2019-05-10

黃丹怡

教育學院

特殊教育學系

  起初,只是在線上報名網頁上瀏覽、找尋著自己感興趣的講座,「什麼樣的人最幸福」幾個字映入眼簾,引起了我的好奇。究竟什麼樣的人能感到真正的幸福呢?在這個世上,「幸福」在每個人心裡有著不同的定義,我想知道這場講座是否能給我一個有新意的答案,或是找到讓自己變得幸福的方法,於是報名了這次的講座。

  在這場講座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邵揮洲教授分享了馬克·吐溫的名言:「生命如此短暫,我們沒有時間爭吵、道歉、傷心。我們只有時間去愛。」看到這句話的當下,我回憶起自己過去和家人的爭吵,以及爭吵過後,那些籠罩在冷戰氣氛下的難受的日子。自從開始離家的大學生活之後,由於我的家鄉離臺南距離特別遠,回家的次數可說是寥寥可數,能夠和家人相處的時間幾乎只有寒暑假,不過這些難得的時光之中,卻有一小部份是在與家人的爭吵之間度過的,而我還欠了他們幾個道歉。擁有願意無條件包容自己的家人是一種幸福,但我直到離家求學之後,才真正意識到這一點,因此看到這句話令我心有戚戚焉。

  我特別喜歡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樹發明的「小確幸」一詞,指的是生活中微小而確實的幸福。我曾和一位朋友談論過關於「小確幸」的話題,朋友說小確幸是可遇不可求的,但我認為小確幸是可以自己創造的,例如:在一個晴朗的午後,能有閒暇的時間泡杯咖啡,閱讀自己喜愛的小說,享受一段愜意的下午茶時光;或是在好不容易結束讓自己忙得焦頭爛額的報告後,和好朋友相約去看一場電影。只要在忙碌過後給自己一點犒賞,就可以輕易地感受到滿足與快樂,雖然這樣微小的幸福感持續時間不長,但卻很踏實。人們所說的「幸福」若以某個角度來看,應該也可以說是藉由這些小確幸一一積累而得來的吧。

  教授藉由這場講座提醒了我們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幸福其實一直都存在於我們的身邊。只不過,人們往往只看到自己沒有的事物,卻忽略了自己所擁有的。就像教授在講座中所提到的那些能夠「得到幸福」的方法:保持身體健康、正面思考、擁有/維持一段良好的關係……等,其實這些都是我們可以努力去做到的事,只是對於長久以來忽略身邊幸福的我們而言,要改變需要仰賴堅強的意志力、花上一些時間去做出實際的行動,使這些方法能被實踐在生活中,成為我們的習慣。聽完這場講座,讓我學會從不同角度去檢視在我的生活中有哪些曾被我忽略的幸福。除了珍惜自己目前所擁有的人、事、物之外,也要努力讓自己變成比現在更加幸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