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心得分享

發佈日期:2018-12-27

唐浩綱

管理學院

行政管理學系

  • 實習心得

從大一剛進學校,就知道在畢業之前,還必須通過實習這道關卡,當時還覺得工作實習離自己的生活好遙遠,一轉眼,已經大四,而且還實習完了呢。回首當時在選擇實習單位的時候,因為本組的同學皆志在公職,所以當初的第一志願所選擇的單位是人事處,但可惜後來並沒有選上。在宗憲老師的推薦之下,我們選了關懷生命協會,展開一場未知的旅程。

之所以說是未知,是因為對於動物保護以及NGO我都所知甚少。關於動物保護,在實習之前,我只知道不要虐待動物、要吃素等等膚淺的議題。至於NGO所了解的就更少了。所以這次的實習,對我來說是一次很棒的經驗。

剛進到協會,這裡和一般的公司不一樣,雖然裡面的同仁大多也埋首於工作,最不同的是,牆上充滿了許多有關各類動物保護的海報,還有多到數不清的文宣品,每個文宣品背後都是一個動物保護的議題,這麼多的議題卻由一個組織規模不大的協會負責,可想而知是非常吃力的。所以在我們這次實習中,接觸了7個議題,卻還只是動保議題的九牛一毛。也很感謝均翰,讓我們盡可能對每個議題都有接觸,參與很多協會舉辦的活動。

其中我覺得印象最深刻的議題是獸鋏。獸鋏是一種金屬的器械,動物採到觸發後,金屬的鋸齒會咬住動物的四肢,使其無法掙脫,造成動物受傷,輕則跛腳,重則危及性命。一般用於狩獵,或是防止農害,惟效果皆不顯著,原因有三,對於前項,主因為獵人不常巡視陷阱,動物被夾住之後仍可移動;後者則因動物不了解人類的土地界線,所以無法連結被夾到與侵入土地造成農害之關聯,另外由於郊區野貓、野狗比較多,所以多數被夾到的皆是犬貓。在動保法中,亦有明文規定,禁止製造、販賣、陳列或輸出入獸鋏;捕捉動物也不得使用獸鋏。但例外得因農損使用,且無規定不能持有。當時的倉促立法,造成市面上仍存在許多獸鋏,並且被使用和販賣,造成無辜生命的犧牲。這是我們來到協會第一個接觸的議題,從這個議題知道,政府的影響力有多大,一個有漏洞的立法,造成政策上的錯誤,要從旁補救何其困難,在我們思索解方的同時,也警醒了我,若將來有機會進入公部門服務,做任何事都應該思慮周全,避免社會損失。對於生命,也有了另一層的體悟:「動物是最無辜的。」人類破壞了自然生態,佔據大半的棲地,還用如此手段維護自身利益,動物成為犧牲品,在我書寫的同時,有成千上萬的動物死於人類之手,我們又能做些什麼?

在協會工作的每一天,我都非常的驕傲,下班的時候會想著今天世界因為我的努力更美好了,可能因為我們的努力,又有更多的動物可以看到明天的太陽,這份工作充滿著榮譽感,雖然跟別人分享的時候獲得的回饋不多,大多數人也不感興趣,但是對的事情需要有人去做。在實習的過程中,遇到大大小小的組織或個人,大家都再為動物努力,讓我十分感動。

  • 印象最深刻的事:夜間動物園觀察

小時候因為家住動物園附近,所以很常去,但如果問我去動物園學到了什麼,可能什麼都沒有。

一踏進動物園,便可以看到人山人海,大多是父母帶著幼稚園兒童,小孩們高高興興地在動物園裡跑來跑去,攀爬嬉鬧,整個動物園都是孩子的遊樂場,那動物呢?伊蘭羚羊成群的縮在角落,因為他們的展區緊鄰著幾家商店,位處人口稠密的區域,那吵雜的程度讓羚羊戰戰兢兢,沒有一刻能夠放鬆;來到兩爬館,這裡的情形並沒有因為是室內而有任何改善,小孩敲打著玻璃櫥窗,大人隔著玻璃逗弄裡面的生物,甚至有人對著漆黑的櫥窗拿手電筒照射。這是動物園,一個給動物溫暖的避風港。

這次開放夜間動物園,顯然很多的配套措施沒有做好,遊園的路線並沒有完整的規劃,未開放的地區僅有告示牌,若有心人士惡意闖入,造成動物或個人生命安全問題,動物園難辭其咎;開放區域燈光不足,行進必須依靠手電筒,有安全疑慮,且無法觀察到動物,但若燈光足以觀察到動物勢必對動物造成影響。展示櫃裡的動物夜行性的燈還開著、日行性的燈也開著,外面仍舊吵鬧,原本每天上班八小時的動物,全年無休可以忍,現在連暑假還要上夜班,勞工局是不是該介入調查。關園時,清場對於管理員也是一大困難,四散的遊客,昏暗的燈光,又開始了一陣吵鬧,管理員用大聲公驅趕著人群,動物在籠內不知所措,混亂中結束了一天的驚魂,明天又是一個好的開始?

動物園除了照顧動物,更應該負起教育的責任,更新解說牌,增加動物保育及動物背景介紹,也可以在部分時段設立解說員,讓民眾可以學到知識。遊客中有半數是小孩,對他們來說動物保育、地理、環境問題距離他們的生活太遙遠了,不過可以教導孩子如何觀察動物並用簡單的方式記錄下來,並告訴他們如何尊重生命,愛護所有的小動物。在動物園中設立「輕聲細語、請勿奔跑」的告示牌,提供好的觀察場域及教育場所。動物園,應該是一個給動物溫暖的避風港。

 

 

 

  • 自我省思

實習的一個月,其實還蠻短暫的,在過程中收穫卻不少,關於動物保護的知識不勝枚舉,參加了許許多多的活動也長了不少見識。但也讓我知道自己有許多不足之處,畢竟這只是實習,如果是正式的工作,自己到底有沒有能力應付。在組織中,大家都是維持運作重要的一部份,尤其當組織規模不大的情況,如果有人偷懶,對組織來說是不利的,雖然我們只是小小的實習生,如果能更努力,對於協會可以有更多的幫助,但有時還是會偷懶,這是我需要再改進的地方。最後,謝謝均翰,為我們的實習上了一堂意義非凡的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