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劇場實作心得

發佈日期:2018-12-23

蘇逸夫

藝術學院

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

在這學期的應用劇場實作的課程中,我們的題材是水交社眷村這個特別的題目,眷村這一種對於台灣歷史相當有象徵意義的聚落形式,我覺得是一個相當有潛力的題材,它不只是一個聚落,住在這裡的人們相當特別,一群跟隨著國民政府來台的軍人,被分配到台灣各處的眷村中,而住在水交社的軍人又是屬於最為富有,也最為危險的空軍,他們的生活,對我一個鄉下出生的小孩來說,是相當遙遠的,在課程剛開始的時候,我對於那些工作坊以及講座非常沒有興趣,應邀來的講者們分享了許多他們的研究以及資料收集,還有他們跟政府協商要如何處置這個地方的過程,對我來說非常無聊,那些就是歷史事實,沒有甚麼能夠觸碰到我,讓我有感動、能產生感情以及創作動力的東西,後來有一次工作坊,來了一位爺爺,連話都說不清楚了,但還是上台說他過去一個人在山上服役的故事,那才真的讓我開始有了興趣,當他說到某些事的時候,他興奮得快要站起來,提到另一些事的時候,他又陷入沉默,我在那位爺爺身上看到「人」,看到「生命」,我覺得這才是我們在製作這個演出時所需要的,人的感情和生命,歷史事實是死的,但人的感情是活的,生命是活的,我想這對於我們戲劇系來說,是首要呈現給觀眾的東西,人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