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命名

發佈日期:2018-01-08

廖冠雯

教育學院

諮商與輔導學系

實習總心得

 

還記得一開始要開始實習之前抱持著一份忐忑的心走進校園迎接實習的開端,什麼事都不太確定,什麼事也都不知道該怎麼做,凡事都會一直去詢問督導該怎麼做,彷彿自己是個剛進入諮輔系的大一新生,當時的我除了帶小團體時與孩子工作過之外,其他都是與成人的工作經驗比較多,因此很怕會因為自己的經驗不足而傷害了個案,所以做什麼事都小心翼翼的,但反而因此沒辦法做到真誠或是與個案同在,後來在不斷的練習與調適之下才漸漸地找回自己的步調,找回自己在做輔導工作時的信心。

其實在一開始我自己一直被身分轉換這件事卡住,因為我自己有修師培的課程,所以我在面對個案時常常會出現「教師」與「輔導員」兩者之間腳色上的衝突,到底應該傳授知識與好的觀念還是應該要尊重個案的主體性,在這件事情上我自己卡住了很久,常常在腦中會不自覺地跑出教師那種教導式的腳色出現,後來在帶小團體的過程中我漸漸發現教導式或是直接的觀念灌輸,比較沒有辦法讓成員記憶住,反而是讓他們自己說,自己去體驗才有辦法領略出我們所想傳達讓他們了解的事。這個體悟也幫助我在帶班級輔導時更加修正我自己,比起最一開始幾乎都是灌輸及教導式的方式,漸漸地我也開始學習用引導及讓學生實際體驗的方式,期望他們能自己說出他們所體會到的,雖然一個班跟小團體不盡相同,比起小團體也會有更多不同的意見產生,每個學生之間也很有可能在互動的時候產生衝突,而在如何將班級及個別的狀況同時兼顧好而做適當的處理,期望未來能有更多的機會去學習及精進。

在實習過程中我印象最深刻的事是,當我在與個案進行個別諮商時,我一直希望有個明確的目標、明確的方向,也不停地詢問督導該往哪個方向走,但當我發現個案的速度不如我預期,甚至是嘗試改變的意願不高時,我就會有些挫折,甚至是感到很心急,希望能積極地推動個案向前,但正因我太心急了,反而沒辦法進入個案的內心世界,沒辦法讓他覺得自己是被看到、被了解的,而造成他對本來抗拒的事物還是依樣抗拒,在此時督導老師就有提醒我,我希望個案改變那是我自己的需求,我不停的拉著個案好像希望他能跟我一起前進,殊不知我卻忽略了個案的需求,也許個案還需要時間、也許個案還沒準備好改變、又或是個案的步調比較慢,但也在慢慢地改變。此時我才恍然大悟,驚覺自己在不知不覺間放大了自己的需求,期望滿足轉介者的期待或是有輔導成效,而忽略的個案。從那次之後,我就漸漸學會時時的檢視自己,把個案往前放,不再被所謂的期待或是成效綁架,因為在輔導的過程中,也許不定能看到這些,但我能做的是在個案心裡留下一點點火苗、一些些溫暖,也許不一定能達到改變,但期望能讓他能因為這些溫暖而有不一樣的體會。

在這一學期的實習生涯中,不僅讓我更了解學校輔導工作都在做些什麼,累積了更多不管是接個案或是帶小團體以及班級輔導的經驗,也讓我體會到了實務領域與課本上的理論知識有很大的不同,很多事情都會面臨困難以及阻礙,很多狀況是連助人者都感到無能為力的,但同時也處處都充滿了希望,永遠不要低估個案的可能性,很多時候個案都比我們預期中有更多的能量,時時帶給我很多驚喜,這次的實習是在輔導實務領域的一個開端,讓我帶著滿滿的收穫前進,在未來我也會把握更多的機會去增加自己的經歷,期望自己在輔導領域中的能力能越來越精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