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晉傑
藝術學院
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
TIE期末心得
這學期經過TIE的創作過程,更能明白TIE真的是很自由的劇場形式,上學期讀過包括種族、身分、勞工、國籍等等的劇本,這次又藉由水交社創作出關於公眾議題的劇本,給我滿多啟發的。所有的劇本或劇場形式,一定都有其脈絡可循,這句話我現在才真正體會到,在過程中,其實我們所有的人都對水交社文化園區的規劃跟願景都抱有一定的疑問,但藉由戲劇比較安全的方式可以呈現並拿出來討論我覺得是對社會有一定的作用。在讀劇展時,也聽到里長發表了屬於她自己對文化園區存疑的意見,這些東西在工作坊的環節我相信她是不會也不敢在當下說出來的,在這樣的環境反而能夠真正的激出他內心的感受。
另外,在看完社區劇場的戲後,我再次對TIE的作用感到肯定,出於創作過程,社區的戲勢必會有些美化或修飾的部分。但拉回到現實,硬梆梆的現實依舊在那,歷史可以被記憶、回憶,但過去的緬懷不該阻擋當下前進的腳步,水交社人去樓空,要怎麼樣才是最有效果、最能滿足居民期待、最能符合文化保存意涵的方式是要由當下的所有人來一起努力,TIE在這我覺得擔任了較冷靜、理性的腳色來提醒大家該如何面對問題,也不一定立即就需要解答,但至少在過程中,大家不敢說或有爭議的意見可以被提出來探討,既使並不是讓人人都舒服但這確實是需要。
但在工作坊的過程也讓我很滿意,第一次可以貼身的訪問到水交社的長輩,聽他們說他們親身經歷的故事,因為劇場是人的劇場,有人才有故事,從他們口中說出來的高雄、台南、大陸,對我來說都好陌生,但我卻能看出他們對那個年代的懷念,既使物質環境不及現在,但那個時候更是能體現珍惜的重要,一個舶來品對他們來說可能都是寶貝,對比現在選擇多了,現代人反而對珍惜模糊到了,在很多長輩的故事裡面,他們看過逃難、看過貧窮、飢餓,或許人跟人之間的情感成為了他們唯一能依賴的東西,他們才會對社群的向心力如此強大,不一定搬遷了之後所有人都散了,我相信某些東西一定在他們心底裡很久很久,也在水交社裡落地深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