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本封面
吞掉那隻蟑螂:「拖延」這隻蟑螂,是成功最大的絆腳石
作者:陳鵬飛
ISBN:9576594812
書本相關網址
《吞掉那隻蟑螂》閱讀心得報告
作者:陳鵬飛
出版:宇河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心得分享】
為何會選擇閱讀這本書?除了標題、封面上一隻隻的小蟑螂以及標題由來的小故事引人注目之外,還有他背面的一段話——『仔細反省一下自己在工作和生活當中所遇到的挫折,你會發現,很多問題都是由於拖延所造成的!相對的,一旦克服的拖延的習慣,你的所有問題都將迎刃而解!』這段話真的是一針見血。我開始反思自己的生活,看著成堆的功課、報告和考試,總是先說:「唉!事情好多,做不完啦!時間根本不夠啊!」仔細想想,事情是很多,時間是真的不夠嗎?做報告的時候,打開電腦查資料,不過在Google前,一定會先開Facebook
,看看今天誰發了什麼文?還有誰留言給我?我的留言對方回復了沒有?這種情況下Facebook究竟佔用了多少時間,我曾經算了一下,最少也要四十分鐘後,才會意識到該開始做報告了。做功課,不一定會用電腦,不過手機也有網路,也可以看Facebook和Line,我算了一下,打開功課前,先看看有那些留言,可以花半小時,把留言處理完後,打開作業,寫個幾題,發現不會的單字,用手機查,查完後再看看有誰發文,再寫個幾題,覺得寫作業無聊,開始滑手機的遊戲。準備考試,就算把電腦鎖起來、手機網路關掉,下定決心好好唸書,但唸不到半個章節,就會花個十五分鐘去放空或是摳手指,這些拖延掉的時間加起來,其實可以做好多事,時間真不夠用嗎?是時間不夠用?還是意志力不夠?
書中有十八條吞掉蟑螂的秘訣,我覺得我最需要的是以下三點。
『學會放棄一些事情』懶惰的人因為惰性而拖延;勤奮的人因為勤勞而拖延,因為太勤勞,什麼事都做,在有限的時間內,不免會有拖延的情形。我不敢說自己是個多勤勞的人,不過至少我是個做事負責的人,同時,也有很多事放不下。不是我喜歡做獨行俠,不愛和別人合作,而是很多事我如果沒有親自確認過,我會放心不下,再加上別人若託付我些事情,我也不好意思拒絕,時間一長,自己的事、別人的事,最後累積成一顆巨大且沉重的石頭,壓得我喘不過氣來。而且如同書上所說,不會拒絕的人容易被盯上,我就有這樣的經驗,高中時期,班導師希望我們三人一組做小論文去參加比賽,當時班上前三名的女生跑來找我,說她很想要跟我一組,我也答應了,這卻是麻煩的開始,每次我們討論完分配回家工作,周末假日一結束回到學校,她永遠都沒有完成工作,她不會找藉口說為什麼沒做完,她只會回答一句:「那我下禮拜完成帶來。」到了下禮拜,我們就再一次重複這樣的對話和輪迴,不久後因為要準備學測,所以小論文就宣告終止了,後來我聽一些跟她比較要好,且常一起做報告的人說,她認為生活中最重要的是唸書,其他的都是其次,報告、小論文什麼的,都不允許占用到她的讀書時間。這時我才明白她為何堅持一定要跟我一組做小論文,因為我會願意花時間在這上面,而她不用花太多的時間,就可以和我共享成果,我就是她要找的人,會因為看不下去而連她的份一起做的人。從此之後,我學到兩件事,慎選做報告的組員以及『拒絕』!上了大學,我對拒絕有了更深的體悟,不是我不幫助別人、不給人面子,而是我要以自己的事為主,不然就算我有再多的時間也不夠用,我要學會放棄一些事情!
『學會誘騙自己』幫自己找一個做事的動機。我的個性,會因為事情一多,就不想動,看著清單上一堆該做的事,心裡想:「事情那麼多,真的好累,休息一下吧!等下再說……」這就是拖延的開始,結果總是在最後關頭才把事情做完。上心理學時,老師曾說:「我知道心理學很難、很無聊,但你們還是要想辦法,找一個唸心理學的動機,才會有動力唸下去。」我曾試過一次誘騙自己,那時同學們約出去看電影《哈比人2》,因為有我最喜歡的好萊塢明星演出,所以我十分期待,我給自己列了一張『看電影前須完成的計劃表』,告訴自己,沒做完就不能去看電影,我因此變得非常有效率,拖延的習慣消失了,雖然事情很多,到去看電影都還是沒做完,但已經完成一大半了,讓我之後輕鬆不少,那種幹決真的很棒。不過電影看完後,做事動機減弱,拖延的習慣又再度出現了。現在回想起來,其實自己是可以很有效率的做事情的,可以戒掉拖延這個壞習慣的,就是要找個動機誘騙一下自己。以後我要善用這個方法,為自己找個做事的動力,讓自己做是更有效率。
『先做自己最拿手的事』以往,我都是從清單中挑出最不拿手的事先做,這會花費我許多時間,等這些難題都解決後再來做我拿手的事,但我往往錯估了時間,以為是自己拿手的事,不必花太多時間,而讓難事佔掉大部分的時間,最後只留給自己一點點空間去做拿手的事,但因為時間緊迫,反而讓原本會做的事做得比不會做的事還糟糕,對自己失去信心,實在有點得不償失。因此,我之後應該改變我做事的順序,先做我有信心做得很好事,再做我不太會做的事,因為時間充足,原本就會做的事情有充分的時間去發揮,有可做得比平時還好,也如書上做說,如此一來還可以增加自己的信心,對之後那些較不拿手的事,也比較不會膽怯。做事的順序,可以增加做事的效率。
在忙碌的大學生活中,拖延是一個致命傷,它讓我事情愈做愈糟、愈做愈累、愈做愈沒有信心。剛進入大學時,我一直用高中生的態度在過我的大學生活,後來發現這完全行不通,高中時,許多活動,學校都會避開考試,但大學並不會,大學生要學會自己去安排自己的時間,因此戒掉拖延這個壞毛病變得更加重要。我原本覺得要改變自己很困難,因為我不知道該如何下手,但看完這本書之後,我知道自己所缺的是什麼了,最重要的是要對自己有信心,並要有意志力。拖延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身陷在其中卻渾然不知,改變永遠不嫌晚,我期許自己能夠擺脫拖延的壞習慣,更有效率的生活,讓自己有所改變、有所成長!